





辽ICP备17002622号-1     辽ICP备17002622号-3 辽公网安备 21011102000115号
11月12日,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辽宁师范大学承办的辽宁省高校中外大学生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决赛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比赛中,沈阳城市学院获一等1项,二等奖2项,沈阳城市学院获优秀组织单位,话剧艺术团指导教师惠博文获优秀指导教师。
本次辽宁省高校中外大学生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经过初赛、复赛的激烈角逐,最终全省共有76名(团队)选手入围决赛,沈阳城市学院2021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高歌获得诵读组一等奖,2020级表演专业穆昱霖、柴湛航、朱萱清获得诵读组二等奖,2020级汉语言专业赵宇获讲解组二等奖。
根据辽宁省的实际情况,决赛采用线上“云评比”的方式进行。虽然比赛在线上举行,但是参赛同学们依旧按照线下比赛的标准,用心准备了服装道具,设计了舞美灯光。
诵读组进入决赛的同学们全部来自美育话剧艺术团,大家不仅在稿件选择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也不放过任何一个练习钻研的机会,充分运用平时话剧表演课中所学习到的“演员的信念感”,将自己当成诗歌的主角。惠博文老师在赛前也一直耐心指导同学们的台词、帮助他们设计肢体动作,通过讲解诗歌创作背景的方式,让大家对角色有更深入的体会,帮助同学们更好体会诗歌情感,更细腻的进行舞台表演。
由于线上比赛存在着许多未知,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决赛前一天下午,诵读组的老师和同学们依旧在比赛场地一遍遍彩排。话剧团的王笑宇、王妍等同学也聚在一起,帮助选手们解决收音、信号连接等问题,大家一起查缺补漏,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比赛当天,直播开始之前,其中一组信号突然没了声音,但话剧团的同学们都临危不乱,及时调试了设备,并为队友加油鼓劲,这也让赛场上的选手们以良好的状态完成了比赛。
最终,话剧团的同学们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穆昱霖同学说:“话剧团的老师同学们就像一家人,无论做什么事,大家永远都是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
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3班的赵宇同学参加的是讲解组比赛,他将比赛场地选在了平日里最熟悉的教室,尽力还原平时上课的氛围。
在比赛准备的过程中,赵宇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了《蜀相》这首诗的基本背景,但却对于这首诗的现实意义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在与指导教师雷丹阳的交流过程中,雷老师通过为赵宇讲解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了解当时杜甫选择去武侯祠祭拜诸葛亮的原因,并且与现代社会的正确价值观相结合,让赵宇明白了这首诗歌的现实意义所在,给了他讲解的方向。赵宇说:“比赛之前我很紧张,但是雷老师一直在我身边鼓励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只要超越了你自己,就是最好的成绩',最终让我圆满完成了比赛。”
本次大赛以“经典筑梦向未来”为主题,旨在全面深入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提升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营造亲近中华经典、热爱中华经典的社会氛围。大赛共分为四个赛项:“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诗教中国”经典讲解大赛、“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印记中国”汉字篆刻大赛。本次大赛,沈阳城市学院自校赛起便十分重视,各学院学生积极参赛,共提交作品132项,除决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外,学校还在书写组获三等奖5项、优秀奖5项,诵读组获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讲解组获三等奖1项。
文化与传播学院教师雷丹阳:“本次大赛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展现了学生们良好的文学素养和积极向上的时代面貌,也与学校一直贯彻的‘自主学,动手学’理念是分不开的,只有让竞赛走入课堂,才能使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在课上,我也一直带领学生领悟中国诗词之美,让学生学会赏析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拉近当代大学生同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希望同学们能够再接再厉,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今后,学校也将继续积极引导学生诵读中华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将文化育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话剧艺术团教师 惠博文:“作为获奖同学们的指导老师,大家的付出和努力我都看在眼里,也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人生只有上坡路才是最难走的,大家既要坚定信心,也要保持谦逊,踏实做好每一件事,真诚做人,坚定信念,志存高远。在你们追求、拼搏和苦练的过程中,我会一直坚定地站在你们身旁,陪伴你们,做你们最坚实的后盾。”
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赵宇:“在这次比赛的准备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很感激我的指导教师雷丹阳老师,她帮助我整理了许多关于《蜀相》的资料,为我的参赛作品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给予我鼓励。这次的参赛经历也让我对中华诗词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希望在以后的竞赛中,我能够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2021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高歌:“能获得这份殊荣,我心中除了喜悦,更多的是感动和感激。感激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同学们的关怀和无私帮助,是他们不断地给我信心,让我一直坚持到最后。少年强则国强!今日之中国固然强盛,但今日之中国唯有更强,才能不负一百年前梁启超先生的期盼。参加本次比赛,是对我心灵的一次冲击和洗礼,也是一次生动而积极的爱国主义教育,极大地增强了我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自信心。”
2020级表演专业 朱萱清:“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决赛中我们朗诵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更让我体会到了青年人对于国家和民族振兴发展的责任与使命。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信仰追求、高尚品质、文明准则、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与血脉,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家园。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努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