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我们 > 校园动态
“新时代文化创意与传播”高峰论坛在沈阳城市学院举行
2023年05月30日  信息来源:文化与传播学院

守正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5月25日上午,“新时代文化创意与传播”高峰论坛在沈阳城市学院举行。该论坛由沈阳城市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部校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沈阳市城市文化创意与传播中心主办,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春风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单英琪,辽宁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洪,万卷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王维良等嘉宾出席论坛并做主题发言。沈阳城市学院党委书记刘怀民致辞,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赵慧平教授主持。

  本次高端论坛,旨在通过来自新闻出版行业的领军人物分享他们如何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守正创新,以优秀的文化产品引领文化建设,创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佳绩,加深新闻传播专业对新时代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密切追踪新闻传播领域的新业态、新产业、新岗位,培养出更符合新闻传播领域新要求的新型人才。

  刘怀民在致辞中表示,非常感谢新闻出版业界的领军人物、专家学者到沈阳城市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分享在本行业领域创新发展的经验。沈阳城市学院是一所应用型大学,提出了“面向城市未来,服务城市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文化与传播学院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本次研讨将为提升文化与传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办学特色提供有效帮助。

  臧永清以《国家级文学出版社的创新发展》为题首先发言,分享了他亲历或领导的一些经典图书出版的瞩目成绩。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共荣获8个国家级正式奖,其中4个是中国好书年度奖,包括《燕食记》《漂洋过海来送你》和《乌江引》等优秀小说。随后,他介绍了当前人文社图书在选题策划与营销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他指出对于出版社而言,选题内容是生命线,如果没有好内容,就无法做好出版。同时,出版社要积极聚集、整理和吸纳优质资源,扩大业务范围,利用新媒体等手段开拓创新、融合发展,在精准定位、平台创新、拓展渠道、精细化服务等方面促进图书产品线的全面升级。

  单英琪的发言题目是《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她指出,春风文艺出版社作为一家地方文艺出版社,以原创文学为切入口,围绕青春文学、时政文学和儿童文学等多条产品线进行深耕,持续打造文学IP。近两年,创新建立了“春风科普融合实验室”,借助视频和有声出版等多个融合出版项目实现破圈层的宣传效果。此外,她还回顾了“东北流亡史料与研究”“战国红”等项目立项出版的心路历程,强调出版社立足辽宁的重要性,应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和文化资源,着力专注于精品文学产品的打造。
 

  张洪以辽宁人民出版社的发展与创新为例,作了题为《以优秀的文化产品引领文化建设》的发言,分享了出版社在出版社会科学类书籍方面的运营经验。在政治领袖类书籍方面,出版社推出的《红镜头:中南海摄影师眼中的国事风云》引领了中国的摄影潮流;在军事类书籍方面,出版社出版了多部关于四野征战纪实和抗美援朝的相关书籍。他指出,辽宁人民出版社致力于深入挖掘和推广社会科学知识,希望通过出版社的努力,为读者提供丰富多样的知识和文化产品。

  王维良结合万卷出版社优秀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实践,以《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在服务社会文化中发展自已》为题作了发言。文化企业如何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他强调,要有底线,要有追求,要有方向。一是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与传承弘扬传播工作,二是做好革命文化出版工作,三是做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出版工作,四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应注重外来经典作品的传播与推广。他表示,出版社应以全面推进选题内容精品化,产品质量精细化,装置设计精美化,印制工艺精致化,宣传营销精准化,来推动行业高效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产品。

  沈阳城市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王姣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她以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数字媒体转型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为例,阐述了传统出版机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主动跟进行业发展趋势、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等观点。她表示在本次论坛召开之际,也恰逢学院的沈阳市城市文化创意与传播中心获批,学院将依托专业群的优势为区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赵慧平教授总结道,本次与会专家均是来自出版行业的领军人物,分享了新形势下,出版行业的新发展、创新的新理念、开拓的新经验,他们以优秀的文化产品引领文化建设,传播先进的文学观、审美观,以优秀的文化产品开发文化市场,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学校提供了高水平的关于新闻出版领域的新思考、新观念、新做法,有利于学校对标新业态、新产业、新岗位,培养出更符合新闻传播领域新要求的新型人才。

  沈阳城市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刘爽表示,近年来,学校密切追踪行业发展趋势,了解相关专业领域的新业态、新岗位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新规格,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力求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行业发展的新要求。本次行业专家分享的先进经营理念,让在场师生开阔眼界,这些来自文化领域的成功经验,将成为教学中的经典案例,有利于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再创新高。
 

  论坛结束后,与会嘉宾在校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影视与艺术学院、水晶宫、绿岛传媒中心、文化与传播学院等地。臧永清表示:“如诗如画的校园,我行我能的校训,德高望重的老师,朝气蓬勃的学生……沈阳城市学院给我们一行人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无论是教学硬件还是办学软件都非常有水平,独具特色。”
 

  沈阳城市学院是一所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诞生的新型大学,已有近二十年的办学历史,设有47个本科专业。经过学校师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懈努力,已经建成特色鲜明、美誉度高的应用型高校。荣获“中国最具办学特色本科院校”“中国最具就业竞争力本科院校”“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中国最美大学”等称号,是辽宁省首批应用型建设试点高校、辽宁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学校。

  文化与传播学院是学校与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部校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依托单位,学院在新媒体运营、文化创意与传播、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学院提出的“在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中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理念,探索“部校共建”“企校共建”的办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国家电网等近二十家党政、企事业单位长期提供大数据舆情监测与智库、政务新媒体运营服务,在为政府、企业开展舆情监测服务方面,开创了我国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的一个新领域,具有领先地位。
  文字/朱慧颖 杨帆 摄影/闻晓彤
 
 
校园动态
辽ICP备17002622号-1     辽ICP备17002622号-3
 地址:中国 · 沈阳市苏家屯区梧桐大街2号     版权所有:沈阳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