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ICP备17002622号-1     辽ICP备17002622号-3 辽公网安备 21011102000115号
本网讯(文字 李孟洁 摄影 陈安琪 孙雨萌 周钰)6月7日下午,由沈阳城市学院美育教学部京剧团、曲艺团、舞蹈团主办的“舞动梨园·曲苑飘香”展演在绿岛讲堂拉开帷幕。此次演出分为峥嵘岁月·传统戏、代代传承·现代戏、戏·融合三个部分,共12个精彩节目。
“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首先登场的是由京剧团学生带来的英姿飒爽的《穆桂英挂帅》,他们身着大褂耍着花枪,将英雄本色展现的淋漓尽致。在“峥嵘岁月·传统戏”部分,20级夏里思淇表演《贵妃醉酒》,舞台上的她演绎着街杯、卧鱼、醉步、扇舞等难度甚高的动作,让观众们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唐代历史人物杨贵妃的故事。接下来,京剧演员们戴着华丽的头饰,身穿完整的装扮,用扇子、手绢表演了传统京剧《卖水》;舞蹈《忆青衣》以国粹为艺术内容结合现代舞蹈的表现形式,既弘扬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又赋予传统文化以活泼的外在形式,两种艺术形式的结合,碰撞出活力四射的艺术火花。在“代代传承·现代戏”部分,艺术团以串烧的形式演绎了《红色娘子军》《红灯记》等选段。在“戏·融合”部分,《虞兮叹》将水袖和扇子结合,更好的弘扬传统京剧文化,《梨花颂》中同学们身着粉色的水袖翩翩起舞,京剧团的张涵钰在台前字正腔圆的用戏腔歌唱,将演出气氛推向高潮。
本次演出的最后一个舞蹈节目《寤俑》,结合了当代舞与汉唐古典舞,讲述现代小女孩与俑的奇遇。《寤俑》是古典舞与现代舞的完美融合。基于古代一些舞佣姿势,结合中国戏曲等传统文化,串联静态动作,让沉淀的历史仿佛活了起来。
22级传播学1班的丁月婷说:“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看戏曲和曲艺节目,在我的印象里京剧是沉闷的,但是看完这次展演后,颠覆了我对京剧的认知,原来戏曲也是如此有趣!”22级金融专业的王佳佳看得不亦乐乎,她说:“群口相声《说学逗唱》太好看了,捧哏和逗哏跟演员们配合流畅,他们在台上谈笑风生,我们在台下捧腹大笑。看完之后很想自己去亲身学习一下相声。”22级财务管理2班的李宜晴不由感叹道:“这次舞动梨园·曲苑飘香的舞台有很多都令人印象深刻。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古典舞《忆·青衣》。在最开始的舞蹈中,中间女生翩翩起舞打开了舞蹈的帷幕。一直都听说我们学校的民族舞特别优秀,今日一看,倍感震撼。”“我在去观看舞动梨园·曲苑飘香舞台的路上就非常期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贵妃醉酒》,该表演通过优美的动作,将杨贵妃期盼、失望、孤独、怨恨的复杂心情演绎出来。通过台上同学的表演,仿佛让我看到当时的杨贵妃就在眼前。”22级会计学2班的陈宇辉说。
此次表演由京剧团、曲艺团、舞蹈团的同学们联合演出,其中指导教师们也夜以继日的陪在同学们身边不断训练。京剧团的张涵钰老师牺牲自己的时间,仔细地教每一位同学训练动作,为了达到良好的舞台效果,张老师特地请来专业的京剧化妆老师为每一位同学置办妆造,尽心尽力的为每一位同学穿戴好衣服,力求最终呈现出完美的舞台。张涵钰说:“成功的演出,离不开每一位同学的配合,是大家共同付出的成果。通过演出,学生们的美育专业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增强了自信心,潜移默化地达到了育人心智的作用。”
沈阳城市学院创新美育教育形式,全面拓展美育育人途径,确立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人才培养目标。2014年,学校成立美育教学部,实施美育艺术教育,在大一学年开设2学分美育课程,成立歌唱团、舞蹈团、行进管乐团、民乐团、电声乐团、交响乐团、曲艺团、话剧团、歌剧团、京剧团、书画团等11个艺术团。艺术团以节目、曲目为教学载体,参加艺术团的学生人人有角色、个个是演员,通过排练、展演和日常文艺活动,使学生掌握一门艺术表演技能,学校根据学生的表演技能、展演效果和参与文艺活动的表现给予学分,形成了“艺术训练、艺术活动和艺术展演”的美育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崇高审美追求和高尚人格修养的养成。如今,学校已先后荣获全国高校美育先进工作单位、高校美育教育优异成果奖、辽宁省美育浸润行动计划优秀组织单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