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ICP备17002622号-1     辽ICP备17002622号-3 辽公网安备 21011102000115号
2月17日-2月21日,我校生物信息与医用技术科研团队赴中科院微生物所开展为期五天的生信分析培训。
培训伊始,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资深专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Linux操作系统常用指令。从基础的文件操作指令,到复杂的管理指令,专家们结合实际案例,让团队成员快速掌握了这些指令在生信分析中的关键作用。在文件与目录管理部分,专家们详细介绍了文件的创建、复制、移动与删除,以及目录结构的规划与管理技巧,帮助成员们建立起高效的数据存储与管理思维。
肠道宏基因组整体分析流程的培训是本次活动的核心内容。在数据处理阶段,成员们学习了如何运用专业工具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数据质控环节,大家掌握了利用质量评估指标,确保数据可靠性的方法。在序列组装、原核基因预测以及耐药基因预测等复杂步骤中,专家们分享了前沿算法和软件工具,让成员们对肠道宏基因组分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团队成员在可视化与数据分析解读方面收获颇丰。在构建和生成菌群整体桑基图时,成员们学会了如何展示微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物质流动。门水平组成饼图和属水平条形图的制作,让微生物群落组成一目了然。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帮助成员们量化评估样本中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均匀度。肠型分析则为揭示肠道微生物群落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在肠道标志菌属和菌种检测中,团队成员熟练掌握了有益菌属、致病菌种、多重耐药菌以及青少年生长发育相关菌种的检测方法,为后续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胡松年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来到自动化培养平台。这里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每一个环节都展现出科技的力量,极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准确性。测序实验室里,高精度的测序仪器有序运转,工作人员介绍了不同测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让成员们对基因测序这一关键技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大数据中心存储着海量的微生物数据,这些数据是科研的宝贵资源,团队成员了解到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微生物的奥秘。在发酵试验室,成员们看到了微生物发酵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从发酵工艺的优化,到产品的质量控制,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微生物研究的巨大应用价值。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乔正康老师表示:“这次参观学习让我大开眼界,不仅学到了实用的宏基因组分析技术,还看到了微生物研究的前沿设备和应用场景,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有很大的启发。”
医学检验实验室胡紫嫣老师表示:“此次活动为我们搭建了与顶尖科研机构交流的平台,希望团队成员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科研中,为学校生信学科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