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我们 > 校园动态 > 学校要闻
专家讲座、剧本研讨会、新闻发布会搬入课堂……沈阳城市学院这些特色课让人实名羡慕!
2023年12月07日  信息来源:

  剧本研讨会搬入课堂,专家讲座成为常态,新闻发布会变成作业,课堂设计百变机器人,专业课上品鉴红酒,学生实训秒变主播……沈阳城市学院实践化教学打造了一批特色课程,让学生在职业情境化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真是让人实名羡慕。

  专家齐聚剧本研讨会 师生共谋剧本创作之路

  “在剧本的可视化过程中,编剧要考虑到怎么能够激发导演的创作欲望。”在《电影剧本创作》课程的实验实训课上,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任课教师万胜邀请了该专业教学带头人回宝昆教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科带头人和著名导演李龙跃教授,以及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全体教师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剧本研讨会。研讨会围绕学生创作的3个微电影剧本《最初的梦想》《成长的烦恼》《已知的未来》进行讨论。专家们跃踊发言,见解独到,解析深刻,并提出了详细的修改意见。同学们认真聆听,不停记录着专家们的观点,教室内不时地响起热烈的掌声。

  回宝坤教授提出要“从高潮看统一性”的观点,即故事的个个段落都与高潮息息相关,构成有机联系,进而为全剧的最大冲突奠定基础;李龙跃教授激情地分享了自己多年在导演岗位上的经验和心得,剖析了电影语言的力量以及如何通过画面、音乐和演员的表演来传递情感,并对学生的剧本给予了肯定;其他专业教师也从各自角度对剧本进行点评。

  将剧本研讨会搬到课堂,这是专业成立以来的首创,不但丰富教学形式,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学习热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浓郁的学术氛围。21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杨丛毓说:“本次剧本研讨会是一次独特的体验,我们的剧本能够在课堂上受到诸多专家的点评,真的受益匪浅,在观点碰撞的同时,让我迸发出了更多写作灵感,开阔了思路。”

  

  模拟新闻发布会 这堂小组汇报“太真实”

  新闻发言人、记者、观众……在新闻学专业苏楠老师的《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课上,22级新闻学专业的同学们正在以举办社会热点事件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进行小组汇报。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民生热点事件、突发灾难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治安事件、娱乐八卦事件六大选题,自主选择并设计发布会流程,模拟各类角色。现场,同学们不但真切扮演着各类角色,甚至还安排了戏剧化冲突。在“倍氨敏奶粉”的模拟新闻发布会上,现场“记者”提问“公司该如何补偿对受害者的损害?即使补偿了又如何挽救已经受害的儿童?”作为“观众”的同学们沉浸在小组汇报的演绎中,积极性提问,争相发言,气氛一度焦灼紧张。

  《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课程主要讲授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演进模型以及网络舆情的大数据监测、预警、研判和处置方法,通过社会热点事件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进行小组汇报。苏楠老师介绍道:“新闻发布会是融合了新闻学专业各种理论、业务、技能的综合成果展示,同学们聚焦社会热点事件,复盘事件全貌、挖掘事件细节、研判事件风险,准备新闻发布会通稿、答记者问提纲。通过对新闻发布会真实场景的还原,提升同学们的事件调查、舆情研判、通告撰写、现场发言、答记者问等综合业务能力。”

  22级新闻学2班赵美庆说:“模拟新闻发布会的形式非常新颖,为了完成这次小组任务,我们精心准备了两周,通过亲身参与,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新闻发布会的各个环节设置和实际操作流程。同时通过与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和互动,我们的观点与思路也更加开阔了。非常感谢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机器人造型设计 激发学生创造力

  在机器人工程专业席静老师的《机器人造型设计》课堂上,原本应该有27名23级机器人专业的同学参加,却意外地实到了28人。“老师,您的课我想再听一次!”原来,22级的学长杨楠又来“蹭课”了。这是机器人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因为席静老师授课生动有趣,经常会有“外班”学生来听课。在这堂课上,同学们跟随老师的授课步伐设计机器人,通过学习,他们不仅能收获一只“大白”,还会收获一个“小黄人”。

  “如何设计一个帅气又智能的机器人?今天跟着我一起来学习吧!”课堂上,席老师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向学生们讲解了机器人产品造型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绘制和识读设计模型的方法。她还教授了产品设计分析和曲面绘制方法,以及产品材质设置、HDRI环境渲染方法、产品后期处理和常见的排版构图方法。这些看似高精尖的知识,在席老师手把手的教导下,仿佛也没那么难了。同学们一边学习,一边用3D建模制作着可爱的机器人形象。

  21级机器人工程2班刘洲旗说:“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居然可以独立制作一个机器人了,真的非常惊喜。很感谢席老师的rhino建模课程,让我从最基础的线条学习,到形成一个实物,最终实现了复杂的结构设计。这门课程不仅教会我对建模的审美感及色彩的运用搭配,更让我感受到机器人学科的魅力与独立自主完成一次建模的成就感。”

  

  新媒体运营实训 从学生到主播的转变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直播间,今天为大家带来了多款超值商品。”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的选修课《新媒体运营实训》中,同学们正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电商直播的工作。开课前,授课教师程宇和芦丹联系了多家MCN机构,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直播账号和多样化的直播商品。在直播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直播平台和商品,自主设计直播脚本、直播话术、商品定价等重要环节。

  程宇老师介绍道:“《新媒体运营实训》这门课紧紧围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数字电商运营人才的培养目标,以直播电商为支点,联合字节跳动、58同城、京东等知名企业形成了稳定成熟的‘专业课程+企业项目+沉浸式体验学习’教学模式。融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们的实战能力。”

  2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班石煜萌说:“在实训课程中,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游戏类型的直播。当我坐在直播间里时,我的身份由学生变成了主播,我更关注的是直播间的数据表现,而不再是纸面上的分数,来自企业的业师对我们实时指导,也给了我很多帮助。”

  2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班姚月说:“这次实训让我们真正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把我们所学所想运用到直播实训里。直播间里每一次点赞、评论、转发都给我们很大的鼓励,看到直播数据在逐日上涨,我觉得自己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同时,通过这次实训,我更加坚定了未来选择直播行业的决心。”

 

  专家讲座 掌握前沿医学技术

  11月30日下午,白卿宫阶梯教室坐满了学生,沈阳爱尔卓越眼科医院院长马立威教授为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带来了题为“美好生活值得我们好好看——关注眼健康”的讲座,这是生命与健康管理学院组织的“生命健康大讲堂”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十期。本次讲座,马教授主要围绕眼部疾病、近视眼防治、屈光手术分类、智能诊疗以及AI与眼健康等几方面内容进行讲解。

  马教授详细介绍了近视眼的形成、防治以及近视的危害,以及可能会造成黄斑部变性、裂孔、视网膜脱落、视网膜出血、眼底豹纹状病变等。还介绍了眼部手术常用的智能仪器设备及手术过程,如目前比较流行的半飞秒和全飞秒技术,手术术前准备及术后注意事项等知识。

  22级智能医学工程专业韩程旭说:“本次讲座,马立威教授向我们介绍了科技发展对眼部健康造成的影响,通过本次讲座,我了解了眼科疾病的诊疗方法、病发因素与症状等专业知识,更让我知道了半飞秒、全飞秒等先进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治疗过程,扩充了我的专业知识储备,让我明白了人工智能在眼科行业的应用,使我对未来专业的学习更加期待。”

  

  上课还能品酒?增强学生的品鉴能力

  随着酒店餐饮业的不断发展,侍酒师成为了新兴的热门职业。为了让酒店管理专业的同学对葡萄酒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绿岛酒店管理学院在大一上学期为酒店管理专业的新生们专门开设了《葡萄酒营销与服务》这门课程。这门课程不但让同学们深度了解来自不同国家的葡萄酒特征,还教授了如何分辨其品种与品质,以及如何进行侍酒服务等,学生们纷纷感叹道:“我们的课程真是高大上呀!”

  在课上,王圣文老师为同学们展示着来自不同产地、不同年份、不同品种的葡萄酒,并在现场让同学们以望、闻、品的方式亲身体会葡萄酒的异同,这样生动的“品酒课”带领大一的同学们走进了葡萄酒的世界,也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这门专业课的兴趣。

  23级酒店管理专业王迓旭表示:“这堂课让我迅速从葡萄酒‘门外汉’变成了 ‘门中客’,在课堂上品鉴葡萄酒也是此前从未有过的体验。通过老师的介绍,我还了解了侍酒类国内与国际的比赛项目,我很感兴趣,希望今后能够参加大赛,为学校争光”。

  

  沈阳城市学院一直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总结,构建了“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明确提出了以岗位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构建了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体系。截至目前,学校设有47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医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各专业课程体系的专业核心领域明确,必备的专业核心能力清晰,课程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紧密,充分体现了“三个支撑”,即:专业核心课程支撑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支撑专业核心领域人才需求,专业核心领域人才需求支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在教学方法上,学校采用分组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沉浸式教学等实践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自主学、动手学;在课程建设上,通过设计适度实用的小组任务、教学项目和教学案例,保证实践化教学方法的落实;在能力培养上,注重理实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可转移能力。学校90%以上的课程均采取了实践化教学模式。

  此外,学校为各专业群投资兴建了集实验、实训、实战为一体的职业情境化实践教学平台。各平台严格按照真实企业场景和生产流程进行建设,能够开展真正的项目制作和产品生产。依托各平台,各专业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通过引入真实的社会服务项目、开发真实业务项目库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真实参与项目制作并进行岗位实操,最终实现与工作的无缝接轨。

 

 

 

 

校园动态
辽ICP备17002622号-1     辽ICP备17002622号-3
 地址:中国 · 沈阳市苏家屯区梧桐大街2号     版权所有:沈阳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