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ICP备17002622号-1     辽ICP备17002622号-3 辽公网安备 21011102000115号
沈阳城市学院积极探索思政育人新路径,于2025 年五一期间组织开展春季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推动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深度交融。此次活动以“承继红色根脉,砥砺逐梦前行”为主题,全校 6723名青年学生踊跃参与。活动精心设计六大实践板块,旨在引导学生在躬身实践中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厚植家国情怀,实现增长才干与锤炼品格的双重成长。
“聚焦显著成就,奋进伟大梦想”社会观察主题活动。鼓励学生走进乡村、企业、机关,通过实践走访调研、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聚焦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等社会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卓越变化。
团队成员:24级法学4班朱骊宇、丁雯婷、陈泽盟、杨婧、李京;实践地点:沈阳科技馆。
实践感悟:在沈阳科技馆内“探索发现”展区的电磁大舞台、机械韵律装置,以直观演示展现基础科学原理的应用与创新,让我们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基础科研领域的厚积薄发。“创造实践”展区里,智能制造生产线模型、3D打印技术成果陈列,生动呈现了制造业升级与“中国智造”的崛起之路,折射出产业革新的澎湃动力。“工业摇篮”专题展则通过老机床设备、工业历史影像与现代智能装备的对比,串联起沈阳从传统工业重镇向创新型城市的蜕变历程,直观反映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在这里,“聚焦显著成就,奋进伟大梦想”的时代强音振聋发聩,这些辉煌成就不仅镌刻着奋斗者的足迹,更为未来发展锚定航向、积蓄无限潜能。
“不忘革命传统,传承红色精神”主题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对抗战纪念馆、革命老区等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革命先烈爱国故事、传承宝贵的红色精神,不忘初心,缅怀先烈,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团队成员:24电气1班邱燕琴、张章、李嘉怡、余海运、刘忆诺、刘思阳;实践地点: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团队成员:23级会计学4班张航、张天浩、张思怡、李宇航;实践地点: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赋能乡村振兴,矢志奉献担当”主题活动。鼓励广大学子深入基层,开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调研,同时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科普讲座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持续贡献力量。
团队成员:24级播音1班宫淼、周锦丹、江昕倪、史淇而、杨令荷;实践地点:本溪市明山区牛心台镇。
实践感悟:“赋能乡村振兴,矢志奉献担当”主题活动的开展,让我们收获颇丰。活动过程中我们深入基层,与村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乡村建设与治理调研,我们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调研报告,成为助力乡村发展的重要参考。?
“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主题实践活动。学生们前往辽宁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拍摄低碳环保为主题的公益片,传播低碳环保理念,倡导绿色生活,呼吁人们高度重视环境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投身建设美丽中国行列。
团队成员:23级电影制作1班程暄怡、黄睿文,23电影制作2班邵滢、李笑;实践地点:沈阳市北陵公园。
“探寻党员先锋事迹,磨炼党性修养”主题实践活动。学生们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当地的党建特色进行实地采访和调查,磨炼党性品行修养,提振奋斗精气神,锤炼奋斗真本领,更坚定青年们用坚实的肩膀扛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团队成员:24级机器人3班邢鸿运、贾佳鑫、宫立军;实践地点:沈阳市社会组织党建示范基地。
团队成员:24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何沅鸿、王宇涵、张育铭、张济凡、张格曼、魏新航;实践地点:抗美援朝纪念展馆。
“心系公益,播撒关爱”主题实践活动。社会公益事业是中国优良传统的延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通过开展支教、义卖、社区服务工作、慰问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培养广大青年学子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和关心公益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
团队成员:24应用心理学2班王圣宁、魏千鑫、付舟纹希、石琨、郭子涵、24健康服务与管理郑直 实践地点:辽宁省沈阳市万莲阳光家园。
团队成员:23医检1班刘雅萱、卢艺文、盘建予、23医检4班黄丽娜、24医检2高玮娜;实践地点:沈阳市张学良旧居陈列馆。
团队成员:23虚拟现实技术1班陈蕊、马凯、张垠博、24工程造价2班吴星含;实践地点:沈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