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 阳 城 市 学 院
 
 
 
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22年10月
  
 
第一部分 学校简介
沈阳城市学院前身为2001年成立的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是国家首批独立学院。2009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沈阳绿岛森林公园并开始独立办学。2012年4月,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成为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沈阳城市学院。2015年学校被辽宁省教育厅列为辽宁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69万m2,总建筑面积26.8万m2,纸质图书103万册,电子图书123万册,电子期刊5570种。学校在原绿岛森林公园的风景园林中,建成了教学功能完备、体育设施先进、生活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别致的花园式校园。校园背依凤凰山,环抱绿岛湖,环境优雅,景色怡人。2016年学校被新浪网评为中国最美大学,同年被列为沈阳市环境教育基地。
 师资队伍  
学校自有专任教师425人,外聘教师251人。自有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16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44人,“双师双能型”教师237人。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中宣部“千人计划”人才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辽宁省高校专业带头人1人,辽宁省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人,辽宁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沈阳市拔尖人才2人。2017年学校获得辽宁省民办高校首批高级职称自主评审权。
人才培养 
 学校开设36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7个学科门类,全日制本科在校生9800人。建有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3个,省级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1个,省级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1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7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市重点实验室1个。2017年学校与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深度合作,在全国民办高校中率先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 
应用研究  
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和应用研究。建有新松绿岛类人足球机器人工程中心、绿岛BIM工程中心、绿岛酒店产业研究院、辽河文化研究院、绿岛环境资源研究所、绿岛舆情研究所、绿岛影业等研究机构。拥有国家级培训基地1个,省级培训基地2个,院士工作站1个,辽宁省文化旅游产业研究基地1个。先后承担各类研究课题233项,获得专利授权41项,发表论文528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37部。
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28所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加入“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多次举办全球城市大学论坛和国际教育展,引入NCUK(英国北方大学联盟)硕士预科课程,与法国波尔多大学合作建设国际联合实验室,开展教师访学交流和学生留学游学项目。
办学成就   
学校面向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均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实施独立办学后,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3万名,毕业生就业始终保持良好态势,近三年初次就业率居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以“接地气、上手快、素质高、能力强”的特点,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学校先后荣获“中国最具办学特色本科院校”“中国最具就业竞争力本科院校”等荣誉。学校足球机器人代表队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获得RoboCup世界机器人足球锦标赛中国赛区冠军;女子啦啦操代表队2014年和2017年两次夺得全国啦啦操锦标赛冠军。2022年,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Cuaa.Net)发布2022校友会中国民办大学排名20强。在榜单中,沈阳城市学院位列中国民办大学第六名,东北第一名,获评六星级中国顶尖应用型大学。学校自办学以来,就业率均处于辽宁省前列。2021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位于辽宁省同类院校前列,并获辽宁省2021年度就业工作奖励一等奖。
 
 
 
 
 
 
 
 
 
 
 
 
 
 
 
 
 
 
 
第二部分 毕业生就业情况
一、 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规模
沈阳城市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2467人,分布在7个学院,共33个专业。对比近五年数据发现,我校毕业生人数呈小幅增长趋势。
 
图2-1-1 2018届-2022届毕业生人数及总体趋势
 
(二)毕业生的结构
1.生源地分布
我校2022届毕业生来源于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布较广但不均衡,其中辽宁省内生源人数为1518人,占毕生生总数的61.53%,以沈阳、大连生源为主,占省内生源的30.96%;外省生源占毕业生总数的38.47%,主要来自河南省、河北省、四川省和黑龙江省。各省生源及辽宁省生源分布情况详见下图。
 
图2-1-2 2022届毕业生生源地分布情况(人)
 
 
 
 
 
 
 
 
 
 
 
 
 
图2-1-3 2022届毕业生辽宁省生源地分布情况(人)
 
2.性别结构
我校2022届毕业生中,男生82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3.48%;女生164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6.52%,男女比例约为1:1.99。
 
 
 
 
 
 
 
 
 
图2-1-4 2022届毕业生各学院性别分布情况(人)
3.专业分布
我校2022届毕业生分布在7个二级学院,33个专业,各学院及专业毕业生人数如下表所示。其中毕业生人数占比排名前三位的学院分别是:商学院615人,占百分比24.93%,语言文化学院413人,占百分比16.74%,酒店管理学院373人,占百分比15.12%;毕业生人数占比排名前三位的专业分别是:会计学243人,占毕业生总数9.85%,汉语言文学152人,占百分比6.16%,金融学150人,占百分比6.08%。
表2-1-1 2022届毕业生专业分布(人)
    
        
            | 
             院系 
             | 
            
             专业 
             | 
            
             男生 
             | 
            
             女生 
             | 
            
             毕业生人数 
             | 
            
             毕业生占比 
             | 
        
        
            | 
             智能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90 
             | 
            
             5 
             | 
            
             95 
             | 
            
             317 
             | 
            
             12.85%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6 
             | 
            
             53 
             | 
            
             119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36 
             | 
            
             20 
             | 
            
             56 
             | 
        
        
            | 
             自动化 
             | 
            
             32 
             | 
            
             15 
             | 
            
             47 
             | 
        
        
            | 
             建筑工程学院 
             | 
            
             工程造价 
             | 
            
             34 
             | 
            
             52 
             | 
            
             86 
             | 
            
             263 
             | 
            
             10.66% 
             | 
        
        
            | 
             环境设计 
             | 
            
             16 
             | 
            
             21 
             | 
            
             37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14 
             | 
            
             8 
             | 
            
             22 
             | 
        
        
            | 
             建筑学 
             | 
            
             17 
             | 
            
             19 
             | 
            
             36 
             | 
        
        
            | 
             土木工程 
             | 
            
             72 
             | 
            
             10 
             | 
            
             82 
             | 
        
        
            | 
             酒店管理学院 
             | 
            
             财务管理 
             | 
            
             26 
             | 
            
             113 
             | 
            
             139 
             | 
            
             373 
             | 
            
             15.12% 
             | 
        
        
            | 
             酒店管理 
             | 
            
             9 
             | 
            
             47 
             | 
            
             56 
             | 
        
        
            | 
             旅游管理 
             | 
            
             7 
             | 
            
             48 
             | 
            
             55 
             | 
        
        
            | 
             人力资源管理 
             | 
            
             9 
             | 
            
             53 
             | 
            
             62 
             | 
        
        
            | 
             应用心理学 
             | 
            
             21 
             | 
            
             40 
             | 
            
             61 
             | 
        
        
            | 
             商学院 
             | 
            
             财政学 
             | 
            
             14 
             | 
            
             46 
             | 
            
             60 
             | 
            
             615 
             | 
            
             24.93% 
             | 
        
        
            | 
             工商管理 
             | 
            
             20 
             | 
            
             45 
             | 
            
             65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5 
             | 
            
             46 
             | 
            
             61 
             | 
        
        
            | 
             会计学 
             | 
            
             38 
             | 
            
             205 
             | 
            
             243 
             | 
        
        
            | 
             金融学 
             | 
            
             40 
             | 
            
             110 
             | 
            
             150 
             | 
        
        
            | 
             经济学 
             | 
            
             11 
             | 
            
             25 
             | 
            
             36 
             |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传播学 
             | 
            
             15 
             | 
            
             48 
             | 
            
             63 
             | 
            
             200 
             | 
            
             8.11% 
             | 
        
        
            | 
             网络与新媒体 
             | 
            
             26 
             | 
            
             38 
             | 
            
             64 
             | 
        
        
            | 
             新闻学 
             | 
            
             11 
             | 
            
             62 
             | 
            
             73 
             | 
        
        
            | 
             影视传媒学院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15 
             | 
            
             12 
             | 
            
             27 
             | 
            
             286 
             | 
            
             11.59% 
             | 
        
        
            | 
             广播电视编导 
             | 
            
             12 
             | 
            
             56 
             | 
            
             68 
             | 
        
        
            | 
             摄影 
             | 
            
             28 
             | 
            
             36 
             | 
            
             64 
             | 
        
        
            | 
             视觉传达设计 
             | 
            
             30 
             | 
            
             28 
             | 
            
             58 
             |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 
            
             17 
             | 
            
             11 
             | 
            
             28 
             | 
        
        
            | 
             语言文化学院 
             | 
            
             法学 
             | 
            
             39 
             | 
            
             99 
             | 
            
             138 
             | 
            
             413 
             | 
            
             16.74% 
             | 
        
        
            | 
             汉语国际教育 
             | 
            
             0 
             | 
            
             36 
             | 
            
             36 
             | 
        
        
            | 
             汉语言文学 
             | 
            
             23 
             | 
            
             129 
             | 
            
             152 
             | 
        
        
            | 
             英语 
             | 
            
             9 
             | 
            
             78 
             | 
            
             87 
             | 
        
    
 
二、毕业生就业情况
(一)毕业生就业率情况
1.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分析
截至到2022年8月,我校2022届毕业生中落实毕业去向2228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0.31%,其中困难家庭毕业生141人,93.62%实现就业。
2.各学院及专业就业率
2022届毕业生各学院及专业就业状态良好,从学院层面看,影视传媒学院就业率最高,达到95.10%;从专业层面看,摄影就业率达到98.44%。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2-2-1 2022届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分布(截至8月31日)
    
        
            | 
             院系名称 
             | 
            
             专业名称 
             | 
            
             毕业数 
             | 
            
             毕业数 
             | 
            
             就业数 
             | 
            
             就业数 
             | 
            
             就业率 
             | 
            
             就业率 
             | 
        
        
            | 
             智能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95 
             | 
            
             317 
             | 
            
             80 
             | 
            
             282 
             | 
            
             84.21% 
             | 
            
             88.96% 
             | 
        
        
            | 
             自动化 
             | 
            
             47 
             | 
            
             46 
             | 
            
             97.87%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19 
             | 
            
             102 
             | 
            
             85.71%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56 
             | 
            
             54 
             | 
            
             96.43% 
             | 
        
        
            | 
             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82 
             | 
            
             263 
             | 
            
             69 
             | 
            
             226 
             | 
            
             84.15% 
             | 
            
             85.93%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22 
             | 
            
             21 
             | 
            
             95.45% 
             | 
        
        
            | 
             建筑学 
             | 
            
             36 
             | 
            
             30 
             | 
            
             83.33% 
             | 
        
        
            | 
             工程造价 
             | 
            
             86 
             | 
            
             72 
             | 
            
             83.72% 
             | 
        
        
            | 
             环境设计 
             | 
            
             37 
             | 
            
             34 
             | 
            
             91.89% 
             |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闻学 
             | 
            
             73 
             | 
            
             200 
             | 
            
             65 
             | 
            
             187 
             | 
            
             89.04% 
             | 
            
             92.50% 
             | 
        
        
            | 
             传播学 
             | 
            
             63 
             | 
            
             58 
             | 
            
             92.06% 
             | 
        
        
            | 
             网络与新媒体 
             | 
            
             64 
             | 
            
             62 
             | 
            
             96.88% 
             | 
        
        
            | 
             影视传媒学院 
             | 
            
             表演 
             | 
            
             27 
             | 
            
             286 
             | 
            
             26 
             | 
            
             273 
             | 
            
             96.30% 
             | 
            
             95.10% 
             | 
        
        
            | 
             广播电视编导 
             | 
            
             68 
             | 
            
             62 
             | 
            
             91.18% 
             |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 
            
             28 
             | 
            
             27 
             | 
            
             96.43% 
             |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41 
             | 
            
             38 
             | 
            
             92.68% 
             | 
        
        
            | 
             摄影 
             | 
            
             64 
             | 
            
             63 
             | 
            
             98.44% 
             | 
        
        
            | 
             视觉传达设计 
             | 
            
             58 
             | 
            
             56 
             | 
            
             96.55% 
             | 
        
        
            | 
             语言文化学院 
             | 
            
             法学 
             | 
            
             138 
             | 
            
             413 
             | 
            
             131 
             | 
            
             385 
             | 
            
             94.93% 
             | 
            
             92.74% 
             | 
        
        
            | 
             汉语言文学 
             | 
            
             152 
             | 
            
             135 
             | 
            
             88.82% 
             | 
        
        
            | 
             汉语国际教育 
             | 
            
             36 
             | 
            
             35 
             | 
            
             97.22% 
             | 
        
        
            | 
             英语 
             | 
            
             87 
             | 
            
             82 
             | 
            
             94.25% 
             | 
        
        
            | 
             酒店管理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61 
             | 
            
             373 
             | 
            
             55 
             | 
            
             337 
             | 
            
             90.16% 
             | 
            
             89.28% 
             | 
        
        
            | 
             财务管理 
             | 
            
             139 
             | 
            
             125 
             | 
            
             89.93% 
             | 
        
        
            | 
             人力资源管理 
             | 
            
             62 
             | 
            
             49 
             | 
            
             79.03% 
             | 
        
        
            | 
             旅游管理 
             | 
            
             55 
             | 
            
             52 
             | 
            
             94.55% 
             | 
        
        
            | 
             酒店管理 
             | 
            
             56 
             | 
            
             52 
             | 
            
             92.86% 
             | 
        
        
            | 
             商学院 
             | 
            
             经济学 
             | 
            
             36 
             | 
            
             615 
             | 
            
             32 
             | 
            
             555 
             | 
            
             88.89% 
             | 
            
             88.94% 
             | 
        
        
            | 
             财政学 
             | 
            
             60 
             | 
            
             52 
             | 
            
             86.67% 
             | 
        
        
            | 
             金融学 
             | 
            
             150 
             | 
            
             128 
             | 
            
             85.33%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61 
             | 
            
             58 
             | 
            
             95.08% 
             | 
        
        
            | 
             工商管理 
             | 
            
             65 
             | 
            
             59 
             | 
            
             90.77% 
             | 
        
        
            | 
             会计学 
             | 
            
             243 
             | 
            
             218 
             | 
            
             89.17% 
             | 
        
        
            | 
             全部院系 
             | 
            
               
             | 
            
             2467 
             | 
            
             2228 
             | 
            
             90.31% 
             | 
        
    
 
3.不同特征群体毕业生的就业率比较分析
(1)本/外地生源毕业生的就业率对比分析
我校2022届毕业生中,本地(辽宁)生源毕业生1518人,就业1370人,就业率为90.25%,与我校2022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基本持平;外地生源毕业生949人,就业858人,就业率为90.41%;新疆生源毕业生41人,就业39人,就业率95.12%。生源地统计就业人数及具体百分比,详见下表。
 
表2-2-2 2022届本/外地生源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布
    
        
            | 
             生源地 
             | 
            
             毕业生人数 
             | 
            
             就业人数 
             | 
            
             就业率 
             | 
        
        
            | 
             天津市 
             | 
            
             57 
             | 
            
             51 
             | 
            
             89.47% 
             | 
        
        
            | 
             河北省 
             | 
            
             98 
             | 
            
             90 
             | 
            
             91.84% 
             | 
        
        
            | 
             山西省 
             | 
            
             57 
             | 
            
             52 
             | 
            
             91.23% 
             | 
        
        
            | 
             内蒙古自治区 
             | 
            
             38 
             | 
            
             32 
             | 
            
             84.21% 
             | 
        
        
            | 
             辽宁省 
             | 
            
             1518 
             | 
            
             1370 
             | 
            
             90.25% 
             | 
        
        
            | 
             吉林省 
             | 
            
             51 
             | 
            
             43 
             | 
            
             84.31% 
             | 
        
        
            | 
             黑龙江省 
             | 
            
             65 
             | 
            
             60 
             | 
            
             92.31% 
             | 
        
        
            | 
             江苏省 
             | 
            
             48 
             | 
            
             41 
             | 
            
             85.42% 
             | 
        
        
            | 
             浙江省 
             | 
            
             29 
             | 
            
             26 
             | 
            
             89.66% 
             | 
        
        
            | 
             安徽省 
             | 
            
             64 
             | 
            
             52 
             | 
            
             81.25% 
             | 
        
        
            | 
             江西省 
             | 
            
             9 
             | 
            
             9 
             | 
            
             100.00% 
             | 
        
        
            | 
             山东省 
             | 
            
             17 
             | 
            
             17 
             | 
            
             100.00% 
             | 
        
        
            | 
             河南省 
             | 
            
             103 
             | 
            
             96 
             | 
            
             93.20% 
             | 
        
        
            | 
             湖北省 
             | 
            
             1 
             | 
            
             1 
             | 
            
             100.00% 
             | 
        
        
            | 
             湖南省 
             | 
            
             1 
             | 
            
             1 
             | 
            
             100.00% 
             | 
        
        
            | 
             广东省 
             | 
            
             19 
             | 
            
             18 
             | 
            
             94.74% 
             |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9 
             | 
            
             35 
             | 
            
             89.74% 
             | 
        
        
            | 
             重庆市 
             | 
            
             11 
             | 
            
             11 
             | 
            
             100.00% 
             | 
        
        
            | 
             四川省 
             | 
            
             79 
             | 
            
             75 
             | 
            
             94.94% 
             | 
        
        
            | 
             贵州省 
             | 
            
             58 
             | 
            
             53 
             | 
            
             91.38% 
             | 
        
        
            | 
             云南省 
             | 
            
             23 
             | 
            
             19 
             | 
            
             82.61% 
             | 
        
        
            | 
             陕西省 
             | 
            
             39 
             | 
            
             36 
             | 
            
             92.31% 
             | 
        
        
            | 
             甘肃省 
             | 
            
             2 
             | 
            
             1 
             | 
            
             50.00%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1 
             | 
            
             39 
             | 
            
             95.12% 
             | 
        
        
            | 
             合计 
             | 
            
             2467 
             | 
            
             2228 
             | 
            
             90.31% 
             | 
        
    
 
(2)各性别就业率对比分析
我校2022届毕业生中,男生826人,就业人742人,就业率为89.83%;女生1641人,就业1486人,就业率为90.55%。女生就业率高于男生就业率。
 
 
 
 
 
 
 
2-2-1各性别就业率
(3)少数民族群体的就业率对比分析
学校一直把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指导作为就业工作重点之一,鼓励少数学生发挥民族文化魅力和语言优势,结合专业技能积极把握就业机会。2022届共有少数民族毕业生405人,截至2022年8月,我校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7.90%。
表2-2-3 2022届各民族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布
    
        
            | 
             民族名称 
             | 
            
             毕业人数 
             | 
            
             就业人数 
             | 
            
             就业率 
             | 
        
        
            | 
             蒙古族 
             | 
            
             50 
             | 
            
             39 
             | 
            
             78.00% 
             | 
        
        
            | 
             回族 
             | 
            
             22 
             | 
            
             20 
             | 
            
             90.91% 
             | 
        
        
            | 
             藏族 
             | 
            
             1 
             | 
            
             1 
             | 
            
             100.00% 
             | 
        
        
            | 
             苗族 
             | 
            
             6 
             | 
            
             4 
             | 
            
             66.67% 
             | 
        
        
            | 
             彝族 
             | 
            
             7 
             | 
            
             6 
             | 
            
             85.71% 
             | 
        
        
            | 
             壮族 
             | 
            
             15 
             | 
            
             14 
             | 
            
             93.33% 
             | 
        
        
            | 
             布依族 
             | 
            
             1 
             | 
            
             1 
             | 
            
             100.00% 
             | 
        
        
            | 
             朝鲜族 
             | 
            
             8 
             | 
            
             7 
             | 
            
             87.50% 
             | 
        
        
            | 
             满族 
             | 
            
             266 
             | 
            
             238 
             | 
            
             89.47% 
             | 
        
        
            | 
             侗族 
             | 
            
             3 
             | 
            
             2 
             | 
            
             66.67% 
             | 
        
        
            | 
             瑶族 
             | 
            
             1 
             | 
            
             1 
             | 
            
             100.00% 
             | 
        
        
            | 
             白族 
             | 
            
             1 
             | 
            
             1 
             | 
            
             100.00% 
             | 
        
        
            | 
             土家族 
             | 
            
             6 
             | 
            
             6 
             | 
            
             100.00% 
             | 
        
        
            | 
             黎族 
             | 
            
             1 
             | 
            
             1 
             | 
            
             100.00% 
             | 
        
        
            | 
             傈僳族 
             | 
            
             1 
             | 
            
             1 
             | 
            
             100.00% 
             | 
        
        
            | 
             水族 
             | 
            
             1 
             | 
            
             1 
             | 
            
             100.00% 
             | 
        
        
            | 
             东乡族 
             | 
            
             1 
             | 
            
             0 
             | 
            
             0.00% 
             | 
        
        
            | 
             仡佬族 
             | 
            
             1 
             | 
            
             1 
             | 
            
             100.00% 
             | 
        
        
            | 
             锡伯族 
             | 
            
             13 
             | 
            
             12 
             | 
            
             92.31% 
             | 
        
        
            | 
             合计 
             | 
            
             405 
             | 
            
             356 
             | 
            
             87.90% 
             | 
        
    
 
(二)毕业生就业流向情况
1.毕业生留辽留沈情况分析
(1)毕业生整体留辽留沈情况
我校2022届毕业生在辽宁省就业的占比64.27%,另有35.73%毕业生在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就业。毕业生就业集中在本地(辽宁)就业,这与我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振兴辽宁经济的定位相符合。
 
 
图2-2-2 2022届毕业生就业省份分布
 
根据毕业生在全国各省份的就业分布情况来看,在辽宁省就业的人数最多,对毕业生在辽宁省各地就业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沈阳市就业的人数比例最高,为59.71%,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图2-2-3 2022届毕业生辽宁省内就业分布情况
 
(2)留辽、留沈就业学生生源情况
留在辽宁就业的毕业生中,辽宁籍学生占留辽人数的80.52%,省外生源学生占19.48%。
留在沈阳就业的毕业生中,沈阳籍学生占比28.35%,辽宁省内其他城市生源占47.17%,省外生源占24.49%。

 
 
 
 
 
 
 
图2-2-4 留辽就业学生生源情况                      图2-2-5 留沈就业学生生源情况
2.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1)毕业生总体就业去向
截至到2022年8月,全校2467名毕业生中,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1712人)、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112人)、其他录用形式就业(171人)、应征义务兵(12人)、三支一扶(2人)、西部计划(7人)、自主创业(21人)、自由职业(116人)、出国出境(19人)、研究生(56人)。
 
图2-2-6 2022届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式
(2)男/女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分析
我校2022届毕业生中,女生在单位就业(含协议合同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西部计划+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研究生比例均高于男生;而男生的应征义务兵和出国、出境略高于女生。如图所示。
 
 
图2-2-7 2022届不同性别毕业生的就业形式
 
(3)本/外地生源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分析
我校2022届毕业生中,省内生源毕业生的协议合同就业、其他录用形式就业、应征义务兵、自由职业、研究生和出国出境比例高于外地生源毕业生;而省外生源毕业生的自主创业、西部计划比例高于本地生源毕业生。
 
 
 
 
 
 
 
 
 
图2-2-8 2022届本/外地生源毕业生的就业形式
3.毕业生就业单位情况分析
(1)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析
截止至2022年8月,我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覆盖了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初等教育单位、医疗卫生单位、三资企业和其他企业等类别,本校毕业生主要在企业就业。
 
 
图2-2-9 2022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析
 
(2)毕业生就业行业分析
截止至2022年8月,我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19个行业,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4.48%)、批发和零售业(14.48%)、建筑业(10.32%)、制造业(9.5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8.88%)五个行业占前五位。
 
 
 
 
 
 
 
 
 
 
 
 
 
 
图2-2-10 2022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析
 
(三)毕业生未落实毕业去向情况
截至2022年8月31日,我校2022届毕业生中未落实毕业去向人数共计23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9.69%。其中,求职中237人,不就业拟升学1人,其他暂不就业1人。
 
 
 
 
 
第三部分 毕业生就业举措
沈阳城市学院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按照省教育厅就业工作的要求,面对疫情影响,多措并举,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截至8月底,全校2467名毕业生,已落实毕业2228人。
一、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就业动态推进工作机制
1.提高站位 超前部署 学校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充分落实“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发了《关于积极促进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对全校就业工作进行整体部署和推进。学校于2022年3月即召开了沈阳城市学院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会暨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确定了就业工作目标,校长与各二级学院签订了就业目标责任状,全力推进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2.建档立卡 限期“销号” 各专业根据毕业生的个人信息、就业意向、签约情况等相关信息,汇编成毕业生就业“动态清单”。学校每周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针对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发动全校教职工利用社会资源,搜集就业信息,有针对地开展就业帮扶工作。
学校以专业为单位建立网格化就业管理模式,实施就业承包“销号”制度。学院将每名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责任落实给系主任、专业辅导员、班主任、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确保每名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都有专人负责,真正实现一人一策精准就业帮扶。责任教师通过“点对点”联系的方式,动态掌握学生就业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就业观教育、招聘信息推送、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签约流程指导等全方位就业指导,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
3.压实责任 强化考核 在就业工作中,学校搭建就业平台,学院统筹就业资源,专业教师与毕业生精准对接,确保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学校制定《沈阳城市学院就业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将教职工个人在帮助毕业生就业中的贡献作为教师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各学院按照就业工作责任状的要求,二级学院院长靠前指挥,挂图作战,天天督、周周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全员参与 齐抓共管 学校充分发挥全员育人优势,积极为学生就业搭建平台。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截止目前,已访问企业100余家,拓展岗位1000余个。此外,我们积极参加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共获批36个项目。根据学生就业需求,发动全校600余名教职工结合自身的教育、工作背景和专业、行业资源优势,主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信息。目前,仅机关教辅人员就已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单位425个,就业岗位3012个,成功推荐毕业生就业305人。
5.优化队伍,强化指导 学校创新性地优化了就业工作队伍,辅导员由原来的年级制下沉为专业辅导员。这样,学校所有辅导员都能够参与到就业工作中来,确保了就业指导工作四年不断线。为提升辅导员就业工作能力,学校共组织开展30余次线上、线下业务培训,包含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解读、就业工作统计方法等。召了10次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选树就业工作先进集体5个、先进个人12人在全校给予表彰。各专业辅导员均建立了就业工作台账,详细记录每一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学校则通过走访、检查方式,强化对就业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二、打造短视频矩阵 催生就业工作新动能
1.超前短视频布局 多平台协同发力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在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设立了143个短视频账号,形成了“多维度”的短视频矩阵。通过短视频宣传优秀毕业生事迹,展示毕业生作品,发布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短视频,助推毕业生就业。截止目前,累计发布原创短视频作品3000余个,浏览量达2360万,点赞量达80余万。
2.宣传办学特色 提高就业影响力 上述海量的短视频作品在展示学校办学特色、讲述校园故事、宣传优秀毕业生事迹的同时,助推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其中,暖心毕业“寄” 沈阳城市学院全体辅导员为2000余名未能返校毕业生邮寄行李的视频,播放量达到60余万。3-6月期间,学校为毕业生提供83场求职技能和心理健康直播讲座,在线粉丝数量超过4万。
三、面对就业新形态  创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1.专业融合 以变应变 为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校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把人工智能、BIM技术、融媒体、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44个专业中植入了180门相关课程,提升了学生就业竞争力。此外,学校创新性地建设了职业体验中心,打造了集实验、实践、实战为一体的校内职业能力训练平台28个,在职业实境中开展真实项目训练,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2.拓宽能力 适应就业 随着就业新形态、新模式的快速成长,全媒体运营、互联网营销等在线经济岗位缺口急剧增加。学校邀请了字节跳动、快手等在线经济运营团队,为有志从事相关职业的毕业生开展在线直播授课36场,在线培训学生1321人次,191名毕业生成功实现转型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