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我们 > 校园动态
央视聚焦! 沈阳城市学院与清华对决机器人足球赛
2025年08月12日  信息来源:智能与工程学院

  8月9日晚,CCTV-10直播的2025年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机器人AI足球表演赛圆满落幕。在这场顶尖水平的科技盛会中,沈阳城市学院蓝鲸队与刚刚斩获巴西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冠军的清华大学火神队同场竞技,展开了一场宝贵的技术交流。值得一提的是,7年前,蓝鲸队曾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类人组项目中战胜清华代表队,并以中国赛区第一名的成绩进军加拿大蒙特利尔总决赛。7年后再度交锋,蓝鲸队在运动控制精度、团队协作算法响应速度等关键技术环节展现出显著进步。虽然最终结果未能取胜,但通过与世界顶级强队的实战检验,团队精准定位了技术短板,比赛的宝贵经验将为下一步优化机器人运动性能与算法提供明确方向。 

  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旨在构建世界一流、中国标准的机器人竞技展示交流平台,引领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社教、央视财经、央视体育、CGTN新媒体、“雄安”客户端等平台对赛事进行了全程直播。 

  本次比赛,由智能与工程学院院长孟娜、副院长吴丽娟带队,人工智能专业教师尚芳、机器人工程专业教师李飞宏担任领队,计算机专业王月、人工智能专业符阳懿、机器人专业李楠等教师组成指导团队,带领来自人工智能、计算机、机器人工程等专业的10名学生出战,其中蓝鲸队由队长张锦及队员苏冠宁、信佳、信佳骏、梁德华组成,展现了学校跨学科人才培养成果。   

  超级球员”闪耀绿茵场 

  赛场上,沈阳城市学院蓝鲸队的蓝色身影与清华大学火神队的红色战甲在赛场上激烈交锋。机器人选手们不断跌倒又迅速爬起,精准传球、凌厉射门、精彩扑救......每一次攻防转换都扣人心弦,紧张激烈的对抗引得现场加油声此起彼伏。火神队以28年的坚守诠释科研精神,蓝鲸队则以灵活的技术风格形成绝佳互补。当火神队的稳健系统遇上蓝鲸队的灵动算法,碰撞出的是机器人技术落地的无限火花。 

  沈阳城市学院蓝鲸队BOOSTER T1机器人展现出的精准识别与灵活战术,背后是学校类人足球机器人工程中心及系列科研平台的深厚积淀。从2016年联合新松机器人共建辽沈首个类人机器人工程中心起步,到如今形成“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职工创新工作室”的三位一体平台矩阵,沈阳城市学院始终以平台建设为基石,推动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 

  作为辽宁省仿人足球运动训练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学校聚焦机器人运动控制、视觉识别等核心技术,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研发体系。机器人的实时目标识别系统,正是实验室“深度学习算法优化”课题的实战成果——通过千万级样本训练与赛场数据反馈,实现了高速对抗中的动态目标精准捕捉。辽宁省职工创新工作室更成为校企协同创新的纽带,联合北京加速进化公司对BOOSTER T1机器人进行模块化智能控制升级。学校团队聚焦软件系统开发,运用参数动态调整技术,有效解决了标准化硬件在复杂场景中的适应性难题。“硬件标准化+软件定制化”的创新模式,为机器人产业技术迭代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师生同心,以赛砺技 

  收到CMG大赛邀请函伊始,智能与工程学院师生便达成共识:这不仅是一场表演赛,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机器人创新实力的重要舞台!为此,团队将为期一个月的备战转化为一场“技术科普预演”。 

  依托辽宁省类人机器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优势平台,师生们在实验室开展系统性准备:从优化协同作战算法到调试机械结构稳定性,从打磨精准射门技术到完善应急故障处理......力求将专业成果转化为公众可理解的“机器人语言”。面对合作企业机器人动力系统的卡顿挑战,李飞宏、李楠老师迅速组织跨学科团队,联合人工智能专业梁德华团队与计算机专业叶紫赫团队展开攻关。经过一周的数据分析与系统调试,成功解决了问题,使机器人在高速对抗中表现稳定,生动实践了“产学研用”的育人理念。 

  赛后,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佳表示,在现场既紧张又自豪:“与冠军队伍清华火神队同台竞技,既是一次技术切磋,更是一场梦想对话。当看到我们日夜调试的算法在央视镜头前完美运行,那种成就感难以言表。这不仅是对团队的肯定,更是向全国观众展示了机器人技术的无限可能。我们将继续保持这份热爱,用代码书写智能时代的未来。” 

  22级机器人工程专业白恩惠表示:“从实验室到国际赛场,我们完成了从学习者到实践者的蜕变。清华队员的专业素养令人钦佩,而我们在临场应变中展现的团队默契同样精彩。这场表演赛就像一扇窗,让公众看到了中国青年工程师的创造力。带着这份宝贵的实战经验,我们必将以更扎实的技术功底回报社会对机器人产业的期待。” 

  领队组长尚芳老师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最欣慰的莫过于看到同学们在实战中的成长。与顶尖团队的交锋中,我们见证了人工智能专业算法优化、机器人专业机械调试、计算机专业系统集成的完美配合。这场赛事的意义远超胜负,它生动诠释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育理念。相信这段经历会成为同学们投身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基石,也期待通过这样的平台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科技创新的行列。” 

  比赛现场,孟娜院长和吴丽娟副院长接受了央视记者的采访。孟娜院长表示:学校打造的类人足球机器人工程中心及系列科研平台,始终以培养产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她指出,从省级重点实验室到教学示范中心,这些平台既是技术研发基地,更是连接课堂与产业的桥梁,让学生在参与算法优化、系统开发等实战中成长为既懂技术又通产业的行业生力军。 

  吴丽娟副院长补充道:我们不仅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看重他们在跨专业协作中培养的创新思维与合作精神。她以本次参赛团队为例,正是通过多平台协同,不同专业师生合作才能高效完成动力系统优化等关键任务。实验室深夜的灯光,不仅是为了技术攻关,更是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机器人技术的突破需要行业同仁的持续接力与通力合作。 

  从实验室到世界舞台 打造机器人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沈阳城市学院作为辽沈机器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人工智能领域已深耕多年。2016年,学校与沈阳新松机器人共建辽沈首个类人机器人工程中心,开创了校企协同创新的新模式。2017年,该中心凭借突出实力,获得“辽宁省类人机器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沈阳市仿人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双认证,奠定了区域领先地位。 

  依托这一高地,学院前瞻布局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等新工科专业,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产学研用”人才培养体系。自主研发的类人足球机器人屡创佳绩:2018-2019年蝉联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冠军,并在国际赛场取得第四名的突破性成绩。2021年获批“辽宁省仿人足球运动训练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标志着学校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获得权威认可。 

  RoboCup世界杯到CMG大赛的精彩亮相,从12个全产业链专业布局到年均十余项技术专利产出,学校构建的“教育-科研-产业”协同平台持续释放创新动能。面向未来,学校将重点突破仿人机器人运动控制与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以开放共享的姿态推动行业进步——每一次创新突破,都是助力中国机器人产业攀登全球价值链高峰的坚实步伐! 

  文字/朱慧颖 

    

 

 

 

 

    

    

辽ICP备17002622号-1     辽ICP备17002622号-3
 地址:中国 · 沈阳市苏家屯区梧桐大街2号     版权所有:沈阳城市学院